第八屆 TFT 計畫成員書菡班上有一個學習成就低落的孩子小晴,總是對自己的能力與表現缺乏自信,在家中也沒有能陪伴她學習的人。因此平時小晴常常會交空白作業給書菡,甚至會在黑板上的作業內容旁寫下「我不會寫」、「功課好多」、「我不想寫」的放棄文字。
從「希望」看見孩子對學習的渴望
學期的某一周,班上孩子們曾連續好幾天缺交作業,上課狀態也不佳,令書菡生氣地在黑板上寫著:「我以後有不會的問題,我希望/不希望老師繼續教我?」請孩子們思考後將答案寫在紙上交給她。當天,書菡在黑板上看見了小小的「希望」兩個字,而這個字跡是出自小晴,這讓書菡心中產生難以言喻的情緒。
在那之後,書菡有時會聽到小晴默默地說「我想要變聰明」。有一次書菡帶著孩子們畫生命樹時,小晴在代表「願望」的樹枝上寫下「我希望我能把國語數學學會」。這時書菡慢慢意識到原來這些平常學習態度不佳的孩子,內心對於「進步」有如此深的渴望,而那些看起來排斥學習的行為,背後其實藏著孩子的挫折與無力。
創造成功經驗,讓孩子看見原來自己「可以」
後來書菡開始調整自己的課堂,做出符合學習速度較慢的孩子的差異化教學。在一次調整中,小晴某天交了一份全對的數學作業給書菡,令書菡相當驚訝,而小晴看著全對的作業興奮地回應書菡:「老師,我真的全對嗎?這是我看老師的學習單還有數學筆記本寫出來的。」
漸漸地小晴的學習狀況好轉,雖然偶爾還是會退縮,但書菡發現,只要在學習上幫助孩子創造成功經驗,他們也會看見自己「可以」,成為未來長大的重要支持。
楊書菡|第八屆TFT計畫成員
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
計畫期間服務於花蓮縣瑞穗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