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七屆TFT校友 林憶㤈
高中時,因為看見不同學校都有舉辦偏鄉服務的營隊,也因為自己曾經參加過幾個體驗很棒的營隊,就一股腦的在自己的學校也成立一個偏鄉服務的社團。
傻傻的覺得這樣就能將我得到的感動分享給別人,也同時能夠服務偏鄉孩子。然而後來籌辦了好幾次後,漸漸的對於自己到底有沒有「服務」這件事有很大的困惑。
直到大一暑假,營隊的第二天晚上,我和高中社團學弟妹坐在當時服務的學校的操場,聽見學弟妹告訴我說:「我很慶幸我當初有加入營光社(也就是我們學校的偏鄉服務社團),這讓我成為一個更有自信的人,而我也希望能夠繼續服務、幫助更多的孩子。」甚至是有些學弟妹,也因此把大學的志向放在考上教育、特教系等,期待自己能夠在教育現場發揮影響力。
那時候才發現,短期偏鄉服務隊在我們服務的孩子身上不一定有幫助,但我身旁的這些高中生卻因此而有了成長,而這件事也更加堅定了想要為「教育不平等」這件事繼續努力的信念。
當中擔任隊輔的經驗,當我活生生地站在孩子面前,才讓我發現原來第一線的教育現場是那麼的不容易。以及同時要能真的影響孩子,就需要好好地了解他們生活的背景脈絡。這些都不是透過兩三天的服務隊,就能有所成果的。
因此我最後選擇參與了 TFT 計畫,沒想到也意外的被分發、回到我最一開始冒出自我懷疑的學校,甚至是遇見那時第一次見面、才剛要升二年級的班級。
原先被分發到學校時,只是擔任科任老師的我,也因為種種原因,在入校三個月後,從科任身分轉為我們班的導師。而這也是全校最讓人頭痛的班級——桌上總是只有著稀稀落落的聯絡簿,還有許多三催四請都無法完成的作業和代辦事項。
但我想可能是老天爺知道我就是想要嘗試成為一位能同理老師角色的人,或是告訴我,我當初沒能好好和孩子相處,所以派遣我擔任這些孩子的導師。無論是哪一種原因,我都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能夠有兩年的時間,用最貼近孩子的身分,和孩子一同成長,去理解孩子生活的背景脈絡、去理解現場教師第一線的難。
兩年過去了,別人都說為母則強,我想成為這些孩子的老師某種程度也是,如果沒有這兩年,我大概也不知道原來我的勇敢超乎我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