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羅文秀(文編志工)
因為想成為TFT的計畫成員,認同「用生命影響生命」的理念、秉持著想更了解這個組織的想法,大四就加入志工團隊擔任校園大使的廷軒,經常需要在很多人面前介紹教育不平等的相關議題。
校園大使在校園裡擺攤、宣傳,過程中透過不斷對話,與許多人產生了許多思想上的火花,也因為擔任了校園大使更讓他確定TFT與自己的理念是吻合的,「非常喜歡組織中每一個人發亮的眼神,還有每每說起自己的工作都能笑著說:『我超愛這份工作!』的滿足」廷軒說。
「那樣的感覺很美好,其實我們都知道我們想改變的事情有多不容易,但是回頭都能看見有人跟你一起不戴盔甲只帶真心的往前踏出一步又一步。」最終廷軒也順利地成為TFT計畫成員、成為推動教育改變的領導者。
運用TFT強調的以孩子為核心的同心圓影響力,廷軒從珊珊與爸爸的故事分享改變的其中一個起點。
老師的不放棄會打動家長、改變孩子
出生於單親家庭,爸爸對姍姍的態度較弟弟們嚴厲,成長過程中,珊珊也時常缺乏安全感。一日,為了運動會的表演需要,廷軒讓孩子們在放學後留下套量衣服,也讓始終等不到珊珊的爸爸感到著急。
載珊珊回家後,一開車門便傳來爸爸的咆哮,珊珊就這樣跪在了柏油路上。廷軒看著著急,急忙告訴爸爸:「珊珊爸爸對不起,我不應該讓珊珊那麼晚離開學校,也請您不要打他。」
因為無能為力幫助珊珊,回到車上後,廷軒再也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難過的淚水開始潰堤,而這件事也讓廷軒一直惦記在心上,不斷進行反思,究竟該如何幫助珊珊。
直到後來珊珊再次去同學家玩而晚回家,回家的路上碰巧遇見了正在尋找珊珊的爸爸。騎著輪子很小的腳踏車,緩緩前進的珊珊緊跟在爸爸的車後,不放心的廷軒也開著車跟隨在後。
從照後鏡反射出的目光,廷軒看到爸爸關心的神情和逐漸軟化的態度。「你不用再跟過來了啦,我不會打他了」爸爸的一席話讓廷軒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下,也讓他看到透過不斷的努力,會打動家長並間接地影響到孩子的表現,而這些改變是那麼真實的正在發生。
廷軒用他的行動和精神證明:「我不是一個那麼容易放棄的老師、每一個孩子我都在乎。」
打破教育現場固著性的思維
成為教師的半年多來,除了直接帶動教室內的改變,廷軒的努力也被許多學校的資深老師看見。「謝謝你總是帶給我很多想法,看著熱情有活力的你,總是讓我不自覺的嘴角上揚,⋯⋯」來自其他老師的鼓勵,更讓廷軒堅定對教育的信念,開心的情緒不是來自於被稱讚,而是當自己的付出能被教學年資十幾年的老師看見的感動與自豪。
「你們是很棒的年輕人,肯做事、有想法、又謙卑向學,超讚的!」教學組長的一句話更讓廷軒產生對於自己來自TFT的自信,TFT計畫成員破除了許多僵固的思考模式,促使許多老師對教育有新的想法,給予他們新的靈感。
老師們將這些發現帶回自己的教室內,促進更多教學方式的交流,影響更多孩子,讓他們發覺:「噢,原來這個科目可以這樣教、原來這個孩子的問題可以這樣解決。」
台灣不缺乏發現問題的眼睛,缺的是解決問題的雙手
「社會問題可以很近也可以很遠,但最重要的是做出行動」廷軒認為只有率先行動,周遭的人才更會知道改變發生的可能,也會帶動他們投入。
廷軒以身旁擔任公務員的朋友為例,因為廷軒的關係,他的朋友在受訓期間做了與TFT、教育相關的專題研究,「公務人員在某種程度上很難被翻轉,如果一個公部門的人可以認識更多教育不平等的議題,他就有可能創造結構性的改變。」
在台灣這塊面積小而美的土地上,從家庭、學校、社區到社會結構,每個環節、每個人都環環相扣,可以造成的串連力量非常大,就像教學歷程的呈現一樣,重要的是落地深耕、看見需要,廷軒也因而溫柔地呼籲:「你想要看見的改變是從自己手中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