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丁昱瑄(編輯志工)
完成兩年TFT計畫後,選擇繼續留在學校陪伴孩子的麗月,回想起擔任TFT計畫成員的第一年,在教育現場常覺得沮喪、想放棄。麗月分享著在自己的成長路徑中,一直學習著成為讓老師、父母放心的孩子,但當她帶著自認管用的成長經驗走進孩子的生活後,才發現常得面對未達預期的結果,手足無措的心情混合著指責性的言語,拉開了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第一個學期結束後,生理和心理都非常疲憊的她,開始在TFT寒訓和夥伴們的陪伴下,覺察到自己過去是以自身的成長經驗施加框架在孩子們身上。她開始調整與孩子之間的上對下關係,一步步靠近孩子身邊,去感同身受孩子的生活正面臨的困境。
“我們要試著站在風暴裡面,去感受到這個孩子所處的風暴,並陪伴孩子走出來。”
誠懇而艱難地面對著內心的煎熬,麗月慢慢嘗試著改變教室內的風景。到了第三學期的某個星期一,當班上孩子又帶著未完成的作業對她說:「老師,我禮拜六禮拜日都跟爸爸去種田,所以我沒有時間寫作業。」,麗月放下過去在意的結果論,將指責轉化為一趟找尋、認識的過程,她對孩子說:「那可不可以這個禮拜六,我跟著你一起去種田呢?」,當孩子感受到老師走進自己的生命脈絡中感受問題,感覺到老師正跟自己一起努力,改變的種子便有了萌芽的起點,也讓第三年開始的教育現場有了更多可能。
卓麗月|第三屆TFT校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曾服務於屏東縣牡丹鄉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