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作為坐落於社區中的公共空間,往往自然而然地成為社區重要的社交活動中心,而學校與社區之間的互動關係如何影響教育品質,更是教育界與學界多年來持續探索的核心關注之一。有學者主張學校是一個開放的社會系統1,必須與社區建立夥伴關係、共享資源,以提供社區成員教育服務。有的學者則認為學校與社區擁有雙向的影響2,學校作為社區居民的文化與活動中心,可以藉由學校課程結合社區文化,進而增加教育對社區的影響力;而社區作為學校的支持系統,若能和學校彼此共享資源,則學校的教育功能與社區機能都得到發展。以下兩段探索在台灣學校與社區的雙向互動關係如何發生。
相關法規鼓勵學校帶動社區參與教育
台灣的現行法規中,對於學校與社區的關係也有所著墨:《教育基本法》3第八條指出「學校應在各級政府依法監督下,配合社區發展需要,提供良好學習環境。」認為學校作為社區中的一個學習環境,更是應該扮演協助社區發展的角色。此外,學校作為社區文化與活動的中心,也同時是地方發展的跨領域資源與資訊匯集地,《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4第13條即指出,地方政府應「以偏遠地區學校為中心……結合該地區其他自治行政、教育、文化、衛生、環保、社政、農政、原住民、災害防救……之空間、人員及資源……以充分發揮學校教育、文化及社會功能。」將學校視為地區中心,期待透過學校連結跨域資源,帶動地方發展。
實際在教育現場,近年來許多學校承辦教育部推動之樂齡學習政策,成為當地「鄉鎮市樂齡基地」。根據「教育部樂齡學習網」5公布之資料,111年度全台371間樂齡基地中,有150間是由當地中小學承辦,雲林縣斗南鎮樂齡學習中心、屏東縣萬丹鄉樂齡學習中心,以及苗栗縣苑裡鎮樂齡學習優質中心等都是學校承辦樂齡中心的實際例子,其中苑裡樂齡學習優質中心主任由山腳國民小學校長兼任,除了使用學校的教室與硬體等資源做樂齡教育外,中心學員也將社區傳統藺草編織技能帶入校內教導學生學習在地傳統文化。這些樂齡學校透過活化學校空間運用,一方面提供社區中高齡者近便熟悉的學習管道,一方面也建立學校與社區間更緊密的夥伴關係。
108課綱的「校訂課程」給予社區主動參與學校教育的空間
除了由學校帶動社區參與教育,社區也可以主動發起與學校連結合作,這樣的雙向互動一方面可以帶動地方發展,一方面更能建立在地穩定的社會網絡,共同支持孩子成長。以往台灣教育系統中,較常看見家長會、家長日以及上下學導護志工等家長參與學校的案例,相較之下,以社區為主體參與學校教育的例子並沒有那麼多。而近幾年來隨著108課綱上路,強調多元文化與在地主體性的呼聲日漸高升,社區參與學校的機會也逐漸增加。108課綱中以學校為主體的「校訂課程」,就有越來越多學校規劃校訂課程時,選擇以社區文化脈絡為基礎,發展能確實回應學生需求、連結家長與社區資源,並彰顯地方特色的在地課程。這樣的在地課程發展可以賦能社區進入學校,讓在地生態、人文、歷史等資源成為孩子生活化的教材,社區的職人、耆老等則成了孩子最接地氣的教師。
以十二年國教的前導學校,位於屏東縣佳冬鄉的玉光國小6為例,該校「校訂課程」與當地農作物西瓜及蓮霧等農作做結合發展年級性循序漸進的課程:從低年級於校內認識於校內認識家鄉特色、中年級體驗農作種植過程,到高年級親自踏查社區來親自搜集家鄉特色。透過完整的校訂課程規劃,在帶領學生認識及參與社區之餘,更和社區中的在地達人合作發展課程,讓社區的學習資源進入學校,而社區也在這過程中了解、參與學校教育,從與學校逐漸發展穩定的夥伴關係。
由上述討論可以看到,不論是以學校出發的校內課程,或是從社區出發的社區福利發展,現今台灣的教育系統均致力整合學校教育與社區資源,發揮地方發展之綜效。然此些政策嘗試是否真的能推動各個地區實踐優質教育,有待更嚴謹的追蹤研究。
大家怎麼做?
如何能促進學校、家庭、社區發展互利共好的夥伴關係,一同為孩子應造優質且一致的教育環境?以下蒐集國內外的相關案例,希望能從中彙整出可供台灣借鏡的前行方向:
了解並尊重各地脈絡差異,積極保留地方自主發展連結的空間
◆ 國際非營利組織「救助兒童會 (Save the Children) 」針對人道危機中的教育現況與需求,訪問了超過將近九千位世界各地身處危急狀態的孩童,並將調查結果彙整成公開報告完整呈現孩子對於教育的需求和看法。高達99%的受訪者都將教育視為自己首要的需求。
◆ 台東卑南鄉的達魯瑪克民族實驗小學以魯凱族文化為核心,強調學校和部落建立夥伴關係,一同教育部落的孩子。校方透過不斷與部落耆老對話、學習,並向各領域學者請益後,凝聚在地共識歸納出「樂舞文化」、「原創工藝」、「文史溯源」、「社會制度」、「歲時祭儀」、「部落生態」等6大主題、30個單元為在地辦學的核心信念,並由學校和社區合作,一同實踐此些在地教育信念。
◆ 屏東牡丹鄉石門部落的部落青年會主辦Kapanan部落文化音樂節,由在地青年發起集籌備,以「部落故事和音樂」為連結串起部落耆老的傳統文化知識、在地不同世代的才華、石門國小的教育資源,以及其他外界資源,讓一年一度的音樂節不只是部落老中青少展現風采的舞台,更成為凝聚社區和學校,讓家長和社區參與孩子學習過程,支持孩子學習成果的重要機會。
發展學校成為社區發展中心,連結教育生態系中的重要角色發展夥伴關係
◆ 德國北方的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邦有鑑於學校對於地方穩定發展的價值,積極投入偏遠地區學校的基礎建設、維護,及課後活動等資源,藉由振新在地學校,成功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進而吸引人口回流,為當地學童建構健康穩定的成長環境。
◆ 美國阿拉斯加、加州、印第安納、明尼蘇達、內華達、南卡羅來納、德州等各州,均要求地方教育局處及學校提出學校改進計劃(School Improvement Plan)時,須明定家長和社區的參與機制,以法律規定保障家長和社區有正式參與學校運行的管道。
◆ 美國加州沙加緬度市 (Sacramento City) 的教師協會、當地社區組織和教育局處共同發起了「家長-教師家訪計畫 (The Parent-Teacher Home Visit Project)」,自1998年起開始訓練當地教育工作者與志願家長一起跨出學校圍牆,透過家訪認識學生和學生的家庭,與學生的家庭建立信任,進而發展教育的夥伴關係。
◆ 全球孩童創意行動 (Design for Change Taiwan) 透過舉辦創意行動挑戰活動,賦能孩子活用所學知識,積極解決生活周遭問題。挑戰過程中參與的孩子著手解決身邊各種問題,走出學校,帶動他人改變身邊的世界世界,連結自己、學校、家庭和社區的能力,設計出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參考資料列表
- 林明地.(2002).“學校社區化在理念與實踐上的發展趨勢”. 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七輯
- 林清達.(2003).“教育改革時代的學校與社區互動關係”. 花蓮師院學報16期
- 教育基本法(2013年12月11日)
-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2017年12月6日)
- 教育部樂齡學習網
- 謝佳潾.(2019).“玉光國小「12年國教新課綱」全校統一上路 學生認識家鄉不用等4年”. 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