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如果要讓一個孩子愛上閱讀,是先準備好很多本書,還是先有一個他每天都會迫不及待進入的圖書室呢?
第六屆的TFT校友琪安發現學校有著7000多本的藏書,卻因為校舍翻修安排的關係,圖書室一直沒有適合的書櫃,甚至也沒有適合讓孩子閱讀的桌椅。因此琪安申請了「友達永續基金會」校園科普環教計畫的資源,決定帶著孩子一起打造屬於自己的圖書室。
自己的圖書室自己設計,招募孩子成為小幫手
既然是要設計給孩子使用的圖書室,琪安擔心只從大人的視角,未必能有足夠符合孩子需求的成果,於是她向全校的孩子招募改造圖書室的小幫手,一起來討論看看圖書室未來的可能性。
琪安用了三天的午休,以及三個問題「我為什麼想來應徵小幫手?」、「我為什麼是合做小幫手?」,以及「我心中的圖書室長什麼樣子?」,面試出了總共12位小孩來當圖書室小幫手,一起和琪安以及其他老師來思考這個空間的可能性與執行可能。
考量到圖書館的功用不只希望讓孩子愛上閱讀,更是一個能夠讓親子共讀的空間,琪安同步搜集了其他家長,或是更多師生的想法,也邀請了孩子的家長一起來幫忙整理圖書室,他們用了一個多月的中午時間,幫超過1500本書分類、貼標籤,並參考孩子的建議,添購了沙發、玩偶抱枕、靠墊、巧拼等等。
最後,沉寂多時的圖書室脫胎換骨,而這個空間成為了全校孩子在午休以及下課時間最愛來的地方。
孩子能做的事,比你我想得都還多跟精彩
過程當中,琪安有一個深刻的反思 —— 只有好好了解孩子的需求,資源的效益才可以真正發揮在孩子身上。
像是原本以為孩子不擅長給出建議,或是會提出太多天馬行空的內容,但反而他們在空間擺設上的建議相當具體,而且讓人驚艷。像是會提出在空白的牆壁貼上學生的藝術作品,或是擺放乾燥花,甚至是關掉圖書館的擴音器,讓閱讀更不被打擾等,這些想法都讓琪安相當佩服,也看見了孩子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