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晴
2月3日,TFT 台北辦公室首次舉辦「社創組織聯合徵才活動」,邀請到綠藤生機、兒福聯盟、One-Forty、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誠致教育基金會,共同參與,設立攤位回應多元提問與好奇。同時間透過主題座談會、職涯工作坊,陪伴參與者一起深入了解社創組織的核心 — 使命與人才永續。
社創組織的使命與串聯之處
主題座談會的兩位與談人,一位是從實習開始,已與綠藤生機相伴七年多的人力資源經理張昊瑋;另一位也是從 TFT 第一屆實習生成為後勤,統籌組織人力資源的營運管理總監吳東懋。
綠藤生機主要是以純淨保養、個人用品,回應永續與環境議題的 B 型企業,致力於打造對環境、身體友善的產品。昊瑋強調「一般而言,永續會讓人直覺聯想到環境,不過台灣少子化對於人才市場的影響,我們也需要達到工作職場上人才的永續。」
如同 TFT 在乎人才,近年來從兩年計畫,向前延伸到在學青年,以及向後至校友投入不同議題的機會,發揮組織間的串聯力量。昊瑋表示,同為關注社會議題的創新組織,無論組織類型或關注議題,彼此都能在不同角色上,共創回應議題的正向影響力。
社創組織所需的人才特質
「社會創新」透過不同於既定印象的方式面對社會議題,經常面對沒有前人走過的路能作為參照,即使毫無經驗也得練習接受挑戰。「沒有一個人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麼,當失敗、挫折出現時,你願不願意再多撐下去一點點。」東懋點出面對陌生事物的能力,也呼應昊瑋對於社創組織人才的洞察。
此外,東懋認為 TFT 後勤的工作強度很高,需要面對「多」對象、「多」變、以及很「多」的未知與可能性,因此人才的敏捷的特質,能在面臨挫折時快速調整自我認知,回到有韌性的狀態並以行動回應。同時,遇到不曾見過的問題時,具備從零開始嘗試的意願與處理能力,對於組織和成員都格外重要。
社創組織的人才格外需要敏捷、善於深度思考的特質,期待工作夥伴能夠主動傾聽、具備利他性,看見並回應背後的真實需求,創造更多積極合作的可能性。在面對問題的過程中,思考如何為他人帶來正面的影響。
讓職涯選擇貼近自己的核心價值
走入社創組織的人,通常都懷抱著自己的「為什麼」,渴望探尋自身能在這個議題發揮什麼影響力。了解自己的能力如何運用在議題當中,也可以在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策略思考的練習過程,累積成領導力並帶至不同領域。即使未來工作型態的變遷可能超乎想像,社創經驗的賦能依舊能被移轉到各種情境運用。
當組織的使命、願景與自身回應議題的想像相同,儘管只是微小的改變,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投入,確實在周圍環境發生影響力。工作的過程不只是驗證自身解決問題能力,也是和理念靠近的工作團隊,一起見證議題的改變。
昊瑋分享,在社會創新組織,工作可以不只是為了完成公司、主管的目標去執行,而是希望看見顧客、環境真的因此變好。他親身感受到「這會是更有機會在社創組織的工作中創造與獲得的正向反饋。」
為了讓顧客的消費回歸真實的需求,綠藤生機設立具備保底機制的團隊業績獎金分配規則,讓夥伴不需背負不合理的銷售壓力、甚至轉嫁到顧客身上,也因此能減少非必要的購買,不僅能落實環境永續的理念也與顧客建立良好關係。昊瑋笑道,「即便沒有買產品,能夠改善顧客的肌膚問題,不也很好嗎?」
無論是在 TFT 和綠藤生機,都能看見社創組織相對彈性的工作型態與架構層級,也都期望大眾看見人才的價值,反應在工作條件和薪酬層面,讓人才貢獻自身能力的同時,獲得更多資源幫助其在這條路上前進。
社創組織的未來想像
TFT 與各個社創組織求才若渴的精神,促成這次聯合徵才活動,設立徵才攤位歡迎有興趣投入的夥伴進一步深談,也開設職涯工作坊,陪伴求職者探索個人對於工作的想像,思索自身與職涯之間的發展關係。
在座談會尾聲,有參與者提問「如果有一天議題被解決後,社創組織將何去何從?」東懋回應,社創組織以解決社會長年結構生成的問題為目標,如果真能迎來這日,相信夥伴會是期待與欣喜的,我們所重視的並非是組織永存,而是人才永續。致力於培養人才可遷移的專業能力,相信我們始終能持續投入、回應彼此關注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