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四屆TFT計畫成員 周佳盈、邱若綸
和孩子們一起認識自己習以為常的家鄉風景
校方將於六月舉辦家鄉攝影展,內容即是這個學期的跨年級探索課程。換句話說,我們得重新設計一套課程,於期末規劃與執行攝影展。這正好與希望帶孩子做家鄉探索課程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計畫就這麼展開了。
- 凝聚課程精神
從「看見家鄉的美好」出發,希望孩子學習「如何與他人介紹自己的家鄉」。我們決定先將較常使用的PBL方法(問題導向學習法)放到一旁,讓孩子透過這學期的觀察與體驗,感受腳下這片土地,並整理自己的感受,凝練成期末的家鄉攝影展。
- 盤點資源
因應這些背後的思考,我們共同凝聚讓孩子從產業面看見家鄉的想法。透過深度了解家長的育苗場,與學區村長經營的溫室番茄園這兩個取向,讓孩子看見家鄉產業的多元樣貌。
- 攝影課的安排
由於攝影展全年級皆需參與,導師們除了得面對硬體的挑戰外,更大的挑戰在於:大家都會「拍照」,但要如何帶領孩子拍出好照片呢?在看到了學校老師們的需求,因緣際會之下,也邀請到了佳盈的攝影師朋友,到校與孩子及老師們交流。
- 秧苗場育苗、插秧、番茄園體驗
透過攝影與體驗課程的安排,帶領孩子用雙手與雙眼接觸與感受每天習以為常的風景。在體驗前,先行訪問過兩位職人的那些內容,都在他們的工作場域中體現,讓孩子能更深刻地將他人的看見與思考盡收眼底。
在課程的尾聲,孩子踴躍地分享自己在課程中的看見。有人說大埤是「綠色的村子」;也有人說在大埤看見未來和新希望,這些回饋,都深深的感染著我們。我們旁觀孩子對家鄉的探索,也觀看離鄉背井來到雲林的自己,如何看待腳下踩的這片土地。
最大的改變,是看待自己的眼光。
突破自我——跟土地一起工作,需要更謙卑、有彈性
在這個課程中,更大程度地將課程的主導權還給土地。以往執行這樣的課程時,總會在期初就將每週課程大綱抵定;然這學期的課程則是先把一切跟土地生息相關的行程敲定,如:育苗、十四天後插秧、把握溫室番茄採收時間點等等,再進一步在這些土地課程以外的時間,安排採訪、攝影實作練習、相片整理、交流分享等課程。
配合著土地生息進行著課程,也學習到,若是好天氣,得謙卑的感謝上天。透過這次課程規劃,了解到這一整學期的課程,跟環境中的好多人、事、物都息息相關,更讓人覺得一切來得不容易,在執行課程時也能更加投入。
影響他人——看見學校老師的需要,帶動各年段一起完成全校的攝影展
在實施全日制的小學,學校班級數少,人事編制也不會因著實施全日制而增加,因此學校人事較為吃緊,要一起在課程最後辦一個全校性的攝影展,對老師們而言,是不小的挑戰。
入校第二年,雖然尚稱不上資深老鳥,但也逐漸熟悉學校文化和生態了。為了讓攝影展順利誕生,我們努力在能力許可範圍內,多跨出我們的年段,與其他老師互動。在與學校老師閒聊時,時常聽聞其他老師在攝影技術與策展上,需要協助的需求,因此,我們決定主動邀約攝影人才入校,分享攝影心法,讓學校老師知道如何協助孩子,也讓孩子透過攝影師的分享,感受攝影畫面的力量。
策展規劃的後期,我們也主動與低、高年段的老師討論,並訂定展覽事項的日期,利用雲端共同編輯相關檔案,提升眾人合作的效率。
綜觀這學期,最大的改變,大概就是調整看待自己的眼光吧。在校園裡,我們依然是小菜鳥,但比第一年更大膽,也更願意起身邀約大家,一起成就我們想要看見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