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TFT 故事棧

陪伴孩子面對情緒,也療癒了我自己

文/劉育誌

受訪者/第十屆 TFT 計畫成員 林家陞(畢業於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學士)

從踏入教學現場的那一刻,我就確定了「情緒」是我想帶孩子練習和投入的主題。

我負責教育一群小二升小三的孩子,情緒對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他們正處於開始理解內心感受的階段。透過情緒教育,可以幫助他們辨識並正常看待自己的情緒,如快樂、悲傷或生氣,並學會如何表達與管理這些感受。當他們能夠面對並找到適合的方式處理情緒時,不僅能增進人際關係與同理心,也能提升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動力。更重要的是,學會照顧好自己的情緒,能幫助他們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時,更有力量去應對,好好陪自己成長。

由於學校活動繁多,僅有早自習或課餘時間能夠用來進行額外的情緒教育,但每一次孩子間的衝突,都是一次認識情緒的機會教育,幸與不幸,這個階段的孩子有很多「機會教育」的機會。有些孩子情緒一湧上,就會氣到說不出話來,有些更只需小小的委屈,就會哭成淚人兒。因此衝突處理的第一步,就是帶著孩子練習感知情緒,並說出自己情緒的成因。

在我的教室背後,貼著形形色色的情緒卡,搭配關鍵詞「我現在覺得……」、「我為什麼有這種感覺」讓孩子練習說出自己當下的情緒,以及造成這種情緒的原因是什麼,並結合《腦筋急轉彎》這部電影,帶孩子畫出自己腦中各個情緒的樣子,連結自己所認為的情緒顏色和形象。

在衝突發生時,我會耐心等待孩子自行說出看法和感受,很多時候他們會需要多一點時間慢慢平復,我總提醒自己要忍住不插話,也提醒在一旁七嘴八舌的其他孩子:「現在是某某某的時間,我們不插嘴,輪流說。」孩子述說的時候練習沉澱情緒,聆聽的時候則練習同理和包容,自然而然的,孩子們就漸漸學會該怎麼處理、面對情緒了。

神奇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也越來越信任我,願意和我分享更多內心的感受和想法。家長也向我回饋,他們嘗試了我的作法,看見了孩子的改變,也更願意用傾聽包容的態度和孩子相處。同樣的,更穩定的情緒也回饋到了課堂,間接提升了班上孩子的學習效果。

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也獲得了許多收穫。總是習慣壓抑情緒的我,經常和孩子說:「我很羨慕你們豐沛的情感,更羨慕你們能夠想哭就哭,想生氣就生氣,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當孩子們狐疑的看著我時,我也真誠的邀請他們和我一起練習,希望我們都能做到情緒的收放自如,讓情緒成為釋放壓力的管道、同理共感的橋樑,而非溝通時的阻礙。

看著這些孩子的模樣,我好像看見了自己過去的影子。透過溫柔、友善、傾聽、包容的對待孩子,似乎也療癒了過去那個渴望被好好對待的自己。

TFT 故事棧

為推廣教育不平等議題,TFT 架設了故事棧,從「 TFT 計畫成員背景」、「 TFT 計畫成員在現場的故事」、「TFT 校友的故事」、「學校社區的故事」、「 執行團隊的故事」等面向紀錄多元教育現場的樣貌。若需轉載請先與我們聯絡。

一起為台灣而教

願有一天,台灣所有孩子,不論出身,都能擁有優質的教育和自我發展的機會。

為了提供你更優質的網站使用體驗,我們的網站使用 cookies 技術。如果繼續瀏覽網站內容,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詳見我們的 cookies 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