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優質教育?為何在意優質教育就必須關注教育不平等議題?教育系統如何作用在孩子成長的生態系中,影響優質教育的實踐?
在為台灣而教 (Teach for Taiwan, TFT),我們的願景是「願有一天,台灣所有的孩子,不論出身,都能擁有優質的教育和自我發展的機會。」然而,何謂「優質的教育?」透過優質教育,可以培育每一個孩子成為怎麼樣的人呢?被譽為「世界教育部長」的肯羅賓森(Sir Ken Robinson)曾在《讓天賦發光》1一書中繪出理想教育和學生發展的願景:「讓學生了解世界和自身的天份,幫助他們擁有充實的人生,並成為有熱情、有生產力的公民,是教育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目的。」
TFT自2013創辦至今,從3000+人中選出260+位TFT計畫參與者投入高需求地區教育工作,並在兩年計畫結束後持續耕耘改善教育不平等的挑戰。累積六年經驗和辯證,我們得出了與Sir Ken Robinson相似的盼望:希望能培育一個人能過一個快樂、滿足的人生,有能力回應總體社會在可預見的未來中的挑戰與需求,也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在難以預測的未來中能帶領自己與他人前進。這樣的理想,可以用一個「3A」的簡寫來總結:Access(均等機會)、Achievement(關鍵能力)、Aspiration(自我實現)。
◆ Access:孩子能平等地擁有助於自身健全發展、促進學習成長的資源(包含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師資,及延伸的學校與社區環境等學習環境)
◆ Achievement:孩子能習得該教育階段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學習重點與關鍵學習能力(包含各學科領域素養、學習表現與內容、學習策略等)
◆ Aspiration:孩子能建立有助自身健全發展的自信、動機、價值信念與社會情緒智能(包含自我效能、內在動機、成長型思維、恆毅力、社會覺察等)
優質教育權是所有學生應該擁有的基本權利
我們相信,能夠讓每一個孩子實踐3A願景的教育,就是優質教育。優質的教育能裝備一個人能過一個快樂、滿足的人生,協助個人回應總體社會在可預見的未來中的挑戰與需求,同時預備一個人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在難以預測的未來中帶領自己與他人前進。同時,我們相信優質教育的形式可能會隨時代改變,但終極目的不會變,優質教育權是所有學生應該擁有的基本權利。
然而,在台灣,儘管國民教育普及,孩子所能接受的教育品質卻仍與家庭背景息息相關,在不平等的教育機會中,為數眾多的孩子難以透過教育翻身,脫離弱勢的循環。根據 OECD 2018 年對全球 79 國之 15 歲學生舉行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2,台灣學生的閱讀能力位列全球排名第17名,屬於「顯著高於OECD平均的國家群」。但同時,測驗結果卻顯示仍有17.8% 的台灣學生無法達到 15 歲學生應具備的閱讀基本學力,不同背景學生間的學習成就差距也呈現「高者越高、低者越低」的兩個極端,社經背景最優勢和最弱勢學生的閱讀程度差距超過3個年級(可理解為最弱勢學生國中三年級時的閱讀程度,仍與國小六年級相近)。
在 PISA 《Excellence and Equity in Education》3報告中,台灣被歸類於「學科表現高於全球平均,教育成果均等程度低於全球平均」的國家。城鄉差距是台灣教育不平等的其中一個重要面向, 2015 年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rend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TIMSS)發現,在數學與科學的學習上,台灣鄉村地區的落後人數比例是都市地區的 2-3 倍4。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也發現,不僅就讀偏遠學校的學生在學業表現上呈現落後5,且城鄉學生的學習差距逐漸擴大6,衍伸的升學機會也有著城鄉地區間的落差7。
當一個孩子出身的社經背景成為學習成就的主要影響因素時,這絕不只是個人幸與不幸的問題,而是一個龐大且逐漸擴增的人才耗損,長期累積很可能影響國家經濟成長與未來發展。
「教育系統如何作用在孩子成長的生態系中,影響優質教育的實踐?」
鑑此,我們決定為台灣教育系統進行一場體檢,檢視台灣是否提供量多質優的教育方案,並積極確保這些教育方案能公平分配給多元情境下的學習者,讓出身不同、學習需求不同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享有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優質教育的權利。透過以下的整理與討論,我們希望探索「教育系統如何作用在孩子成長的生態系中,影響優質教育的實踐?」
為探索以上問題,我們借用美國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Bronfenbrenner)提出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8。該理論以孩子為中心,建構孩子發展的同心圓生態環境系,從核心逐漸外擴依序形成微系統、中介系統、外在系統和宏觀系統等四個系統1,每個系統分別包含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頻率和形式與孩子互動,交互影響孩子的成長發展。Bronfenbrenner認為兒童及青少年的成長發展是受生物因素(個人特質)及環境因素交互影響,當生態環境中其他角色的情境發生改變時,都會使個體受到衝擊。我們從生態系統理論檢視「教育系統如何作用在孩子成長生態系統不同層次」的視角出發,結合TFT理解教育不平等議題使用的同心圓架構,進一部指認檢視優質平權教育是否一致且確實實踐時,需關注的四個內容層次;以及分析系統如何跨層次影響優質教育實踐時,需掌握的兩個思考原則:
四層次
- 孩子:教育系統如何直接作用在需求多元的不同個體,影響個人實踐優質教育的權利?
- 學校:學校有哪些實踐優質教育的重要角色?教育系統如何和這些角色互動,進而影響優質教育的實踐?
- 社區:社區有哪些實踐優質教育的重要角色?教育系統如何和家庭、社區協力,創造優質教育環境?家庭和社區環境發生重大變動時,系統又如何回應,以確保教育持續開放給身處多元情境的學習者?
- 社會:教育系統推動的國家級教育政策如何影響優質教育的實踐?
二原則
- 多元需求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個體差異衍生的多元需求如何互相交織,貫穿同心圓個層次影響優質教育實踐?教育系統如何能更一致、更系統性的回應多元需求?
- 實證為基礎的政策思考(evidence-based policy making):教育系統如何善用證據確保優質教育在同心圓個層次均能確實實踐,進而帶動一個為孩子的公平發展機會努力的運動?
以下將分章討論這些主題為何重要、在這些主題上教育系統的現況,並試圖延伸整理案例分享,從國內外的經驗中學習。
—
1. 微觀系統(Microsystem):與兒童有切身關係的生活環境
中介系統(Mesosystem):個體接觸之兩個以上的微觀系統間的聯結關係。
外在系統(Exosystem):兒童未直接參與,但會影響兒童及青少年所接觸之微觀系統。
宏觀系統(Macrosystem):文化、政治、社會階層等同時影響其他三個系統的較高層次系統。
—
參考資料列表
- 天下文化.(2018). ”這是一場註定由下而上的革命—《讓天賦發光》”. 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OECD.(2018).“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Results From PISA 2018”. OECD
- OECD.(2015).“Excellence and Equity in Education”. OECD
- 林曉雲.(2016).“TIMSS數學與科學成就調查 國中生表現全球第三”. 自由時報
- 陳淑麗、洪儷瑜(2011).“花東地區學生識字量的特性:偏遠小校—弱勢中的弱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
- 許添明、葉珍玲(2014).“偏遠地區教育-成功專案”. 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
- 曾世杰(2018).“解決教育機會不均等的契機,並不在高等教育階段”. 報導者
- Urie Bronfenbrenner(1979).“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