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行銷企劃組文字編輯志工 蔡博冠
審稿:行銷企劃組 林俐吟
與孩子相處,是一段雙向學習的過程——老師為孩子帶來知識,同時孩子身上的特質也改變老師看待事情的角度。也許那些早已被遺忘的力量,在孩子身上輕而易見,但經過時間洪流,在大人身上只留下斑駁的痕跡,或許教導孩子的同時,他們也為我們上了一課,重新補足身上的色彩。
曾在TFT校園大使組別擔任兩年志工的憶㤈,在畢業後選擇加入第七屆TFT計畫。除了志工經驗,在大學時期參與服務性社團到偏遠地區教學的經驗,讓憶㤈嘗試走出與其他同儕不同的人生方向。
「孩子只是需要一個願意相信他們可以變好的老師。」回顧起加入TFT計畫一年的教學歷程,憶㤈意識到學生一點一點的改變。雖是一段緩慢的進程,卻是孩子們願意讓自己向前邁進的改變。
初任導師帶動一場溫柔的革命
在偏遠地區學校,教師流動率較都市地區高,憶㤈的學校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教學經歷的轉折點是我一開始接任導師的時候。」因學校找不到合適的老師擔任五年級班級的代理導師,迫於情急之下,教學組長徵求憶㤈的意願,她在孩子的學習與自我經驗間來回拉扯後便答應:「如果一直這樣換老師,對學生來說會是一個相對不好的環境。」於是開啟憶㤈短暫擔任四天班導的身分轉換。
在擔任任科老師時就感受到該班級的狀況,實際參與其中後才更了解這群孩子與眾不同的地方。憶㤈問孩子:「為什麼都沒交作業?為什麼都沒寫?」他們答道:「反正老師也沒說啊。」「孩子沒有在交聯絡簿,孩子也沒有在訂正作業,孩子甚至沒交作業」深深感受到畫面中憶㤈當時的無力感。孩子的訂正可以翻到前幾十頁都沒訂正,憶㤈便開始在每一頁、每一科、每一本寫上要訂正的字樣,頓時有種「我不想管了」的心情。
我沒有要放棄,我想要跟你們一起變好。
然而意識到問題所在的憶㤈直接向孩子表明:「我沒有要放棄,我想要跟你們一起變好。」相信著孩子的憶㤈,發現孩子的狀況漸入佳境,這份「相信」的力量,正潛移默化著孩子。在憶㤈擔任導師的最後一天,一位班上最調皮、情緒控管較不佳的孩子,在卡片寫上:「謝謝老師妳帶我們這幾天,帶我們很辛苦」,平時最與她針鋒相對的孩子,竟是最在意她的,霎時情感交雜,淚流不止。憶㤈相信著孩子,而孩子也感知到這一份付出,雙方間產生信任,帶動改變的力量。
孩子的信任給予改變的勇氣
在憶㤈任教的導師班,小新(化名)時常在上課時打斷課堂進行,原因並非對於課堂興趣缺缺,而是課程內容對他來說易如反掌。面對這位天資聰穎孩子的,憶㤈當時把他歸類為「單純調皮」的孩子,然而相處時間久了,發現在行為的背後,隱藏著孩子需要被關愛的渴望。
小新的家庭管教十分嚴格,課業要求也以高標準看待,但平時對他的學習狀況卻疏於關心。家庭不穩定的因素反映到孩子在校的表現,憶㤈發現小新期望透過衝突引起老師注意。學期中憶㤈曾請過病假,孩子仍與代課老師衝突不斷,經詢問後,孩子向代課老師說:「老師我會這樣調皮是因為我想要吸引你的注意,這樣你就會打給爸爸,他在家就會關心我。」小新寧可回家被爸爸管教,也想引起爸爸的關注。
一次鑑別度高的考試中小新獲得不錯的成績,但卻在回饋單中自責沒達到爸爸的要求,憶㤈問他:「爸爸怎麼其他考卷都不簽,只有簽回饋單,也沒有寫下愛的鼓勵?」他回答:「爸爸只對我說一句:考這麼爛,你怎麼越考越爛?」即使面對爸爸的指責,小新也不忘在回饋單上寫下鼓勵憶㤈的話語—老師妳已經做得很好了。
孩子這麼相信我、看得起我,我應該也要為了他做一點點什麼。
「孩子這麼相信我、看得起我,我應該也要為了他做一點點什麼。」憑藉這一句話,讓憶㤈下定決心聯絡小新的爸爸。通話中,爸爸不斷透露出驚訝的語氣,無法置信憶㤈口中形容的小新。「爸爸,我觀察到小新這學期進步很多,例如期中考考班上前三名,平時在班上同學吵鬧時,他都會協助管理秩序。」聽得出來通話那頭爸爸的懷疑,確認過憶㤈是班導師後,爸爸語帶驚喜回應道:「如果不是今天老師有打電話過來,我不知道我的小孩有在進步。」通話最後,憶㤈叮囑般地鼓勵爸爸在家可以多稱讚小新,回應著孩子對她的信任。
憶㤈從孩子身上獲得信任感,感受到孩子帶給她的「相信」逐漸轉化作一股勇氣,支持她在教育路上前進。在教育中不只老師深刻改變著孩子,孩子的信任也讓老師重新看見自己忽視的力量。
與孩子共同交織出的教育定位
問到小新帶給憶㤈心境最大的轉變,她堅定地回答:「我可能沒辦法陪伴孩子很久,但我希望成為孩子另一道曙光,可以讓他們成為理想中的樣子,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不管他們是什麼樣子都會有人愛他們。」兩年的計劃期間也許只是孩子生命中的片刻,憶㤈秉持這份信念,相信孩子會越發更好,即便孩子們遇到不同難題、挫折,自己也願意成為照耀他們的光。
進入教學現場已屆一年,問及是秉持什麼信念支持自己在教學路上前進,憶㤈堅定回答道:「是學生一直相信你的力量,以及從他們身上看見可能因為我而改變的時刻,我就覺得好像可以再努力一點點。既然他們都這麼願意相信我,好像也沒有其他放棄的理由。」
教育,是一段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歷程,憶㤈抱持著改變孩子的衷心陪伴他們成長,過程中或許經歷挫折,但「相信」是讓她堅持下去的動力,讓她持續帶著這份溫柔的堅持走在教學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