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TFT 故事棧

探尋意義的非營利組織職涯路 ── 唐祖藝:我一直想要做的,就是能幫助到人的工作

文 / 姜期儒

「我覺得我在做的事情都是對的事情,都可以不昧著自己的良心,而且能夠影響他人。在職涯路上,我一直想要做的,就是能幫助到人的工作。」

在非營利組織耕耘近十年,現任 TFT 對外關係資深專員唐祖藝認為,透過工作實現「意義感」,比起追求個人成長來得更重要。在職涯發展的路上,每個人的優先排序不盡相同,而祖藝在乎工作組織的願景與自我價值是否吻合,她也相信這樣的信念,更能幫助他做出無愧於心的工作選擇。

伊甸基金會七年實務經驗 轉職 TFT 聚焦教育議題

在加入 TFT 前,祖藝曾在伊甸基金會服務七年。過往的工作經歷讓祖藝體認到,對外關係的專業在於促成資源連結,需要細心觀察雙方的需求,更需要對外溝通、轉譯,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從到處拜訪捐款企業、帶領團隊合作提案,祖藝在企業與組織間扮演著關鍵的媒合角色。除了深化溝通與說服的能力,在伊甸基金會累積的實務經驗,也是祖藝轉職進入 TFT 的重要基石。

從伊甸基金會到 TFT,組織關注的議題不同,回應需求的面向和策略也有異。祖藝直言,一開始進入 TFT 工作,也讓他發現對外關係並不如想像中那麼簡單。「企業決定是否支持一個組織,背後都有深度的考量。」而主動使企業更深入理解教育不平等的議題、TFT 的願景,並且為組織帶來穩定且長久的資源,也成為祖藝持續努力的方向。

「教育是我在意的議題,也覺得 TFT 回應的方式蠻有建設性的,所以就想進來嘗試看看。」談及轉職到 TFT 的契機,祖藝笑說,當初其實並沒有想太多。面對職涯,他不太會設定明確目標,也不堅持垂直發展,而是看到機會就下手。不過,祖藝十分重視工作中的「溫度」,以及能否為社會帶來可見的成果、獲得正向的回饋,「我覺得那個溫度應該來自於你看到了一些事情在改變、在發生。」

從泰北山區到 TFT 看見教育不平等的改變可能

事實上,祖藝大學時曾遠赴泰北山區的偏鄉學校擔任國際志工,在沒有電燈、沒有超商的艱難環境中服務,是他思考教育不平等議題的起點。他分享道:「從教育體制來看,他們的師資其實也是不夠的,我們做了一年、兩年、三年,也在思考說怎麼樣可以更永續,更真的讓那個地方有些什麼事情發生。」祖藝看見資源的匱乏如何影響孩子的學習表現,更進一步明白,培育當地師資,或許才是帶來改變的解方。

每年出團一次的國際志工,其實難以翻轉教育不平等的現況,只是祖藝沒想到,這個被他笑稱是「自嗨」的大學經歷,竟與 TFT 的願景不謀而合。多年過去,在 TFT 的啟程儀式上,祖藝聽到 TFT 計畫成員與孩子們的分享、看到一些故事,便讓他相信,改變是有可能的。

跳脫傳統組織框架 勇敢追求工作意義

轉職到 TFT 後,除了實現對於工作的價值觀,祖藝的個人成長曲線也有所突破。面對新議題、新組織文化、新願景,祖藝也在專案中變得更具彈性且圓融,「不只是很會說服企業,我後來學會更站在對方的角度,溫柔、舒服地說服別人。」祖藝說,TFT 的同事們有共同的語言與默契,但每個人也能保有自己的工作節奏及獨特性,這使他能跳脫出傳統框架,挑戰各種有趣的專案,並能在工作中發掘更多不同面向的意義感。

「我常跟人家說,在一個地方待久了,會太定型為某個組織文化中的樣子。但是如果你嘗試不同工作,在不同的組織文化萃取一些什麼,你就會成為你自己。」回想當初決定轉職時的衝勁,祖藝以自身經歷鼓勵所有願意嘗試的人,轉換環境是重塑自我可能的機會,「如果教育是你在意的議題,你也抱有相同的價值、同樣嚮往的願景,我覺得就放下你的猶豫,勇敢試試看吧!」

TFT 故事棧

為推廣教育不平等議題,TFT 架設了故事棧,從「 TFT 計畫成員背景」、「 TFT 計畫成員在現場的故事」、「TFT 校友的故事」、「學校社區的故事」、「 執行團隊的故事」等面向紀錄多元教育現場的樣貌。若需轉載請先與我們聯絡。

一起為台灣而教

願有一天,台灣所有孩子,不論出身,都能擁有優質的教育和自我發展的機會。

為了提供你更優質的網站使用體驗,我們的網站使用 cookies 技術。如果繼續瀏覽網站內容,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詳見我們的 cookies 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