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七屆 TFT 校友 李妍蓁(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系學)
「為什麼不好好說話?不是朋友嗎?」
「這件事有需要這樣的反應嗎?」
「怎麼總是覺得自己只有這樣呢?」
計畫期間擔任高年級導師時,我在與孩子的相處互動中,這些疑惑常常會冒出來,讓我必須總是先愣住停頓後,才能再好好回應學生。明明從一年級就開始同班相處的同學,會因為偶爾的「不小心」碰撞,就得到對方的粗話直噴;放學關窗戶時,因為學生人數和窗戶數量無法整除,因此有人需要多關一扇窗戶時,會有人因此憤怒的發抖;糾正學生的字跡端正,或是鼓勵學生可以再做得更好時,會得到「老師,我就是這樣呀!」的天真燦笑。
一開始的偶然事件中,我會用講道理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同學的動機不是故意的、班級事務的公平性、對待學習的成長型思維等等,但是學生仍會因為各種不同情境讓我有一樣的疑惑時,我知道那些「道理」只能應用在該事件,而無法真正的走進學生心裡。
原來這些,是孩子和家長看似「沒有辦法」的選擇
再一次,學生因為抖音帳號突然被學妹退追,跑到對方班級辱罵。於是我聯繫家長,想了解孩子以往在面對挫折與人際中是怎麼應對的。媽媽大概用 2 分鐘說自己的小孩就是這樣,然後用 10 分鐘抱怨自己丈夫的情緒管理很差,都會摔門大聲的罵小孩。
「我也沒辦法啊,是能怎麼辦?」媽媽語氣很無奈的說。
這時候我才意識到,不論是家長和學生,他們都認為自己是「沒有辦法」的,或是現在的處置就是唯一的「辦法」。在面對人際衝突時,因為太不爽了,所以噴髒話是最好的辦法,或是遇到挫折的辦法是放棄,甚至對很多事情的反應只剩下憤怒,卻不清楚原因。學生在這些情境中的反應是因為認為自己「沒有其他選擇了」,於是那些慣性的反射會一再出現,讓孩子難以去超越過往的經驗,做出其他的選擇。
帶領學生了解自己其實是有「選擇權」的
「選擇權」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核心關懷。不只是在選擇科系、選擇伴侶、選擇職涯等重大人生抉擇才派上用場,甚至是日常的情緒選擇、面對挫折後的選擇、對於人際上的互動,都是在選擇。我清楚知道缺乏選擇帶來的困頓和無力感,因此我想讓學生知道選擇的價值與重要性。
我設計多樣的情境,讓學生可以透過角色扮演培養同理,也練習當我們遇到一些看似應該要生氣的事情時,是否有其他選擇來達到目的。除了這些促進學生思考外,我也會讓學生刻意練習「停頓」,先去旁邊冷靜想想,再來做出反應。雖然這些都很需要花時間與引導,但漸漸地,在遇到挫折時,學生會願意跟我說「老師我覺得現在很不舒服,因為……」學生做出了超越經驗的反應,讓我十分感動。
即將畢業的前夕,學生問我,「在改變之前,因為很多老師都懶得跟我們說了,所以老師沒有想過放棄我們?」我說,「來到這個班級確實不是我能選擇的,但我選擇走進偏鄉,就是選擇沒有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