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力弱勢學生的教育經驗與需求

學生能擁有關鍵能力是優質教育最核心的要素之一。缺乏基本學力的學習弱勢學生,日後在生活各個面向都將因缺乏基本人力資本與技術而面臨重重挑戰。如何回應學力表現弱勢學生的學習需求,提供須協助學生更適當的資源和機會,是台灣教育系統需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Read More …

盤根錯節的挑戰需要系統性的回應—多元需求的交織性

弱勢群體中,不同個體的需求也是變動而多元的。許多關注不平等議題的學者均指出在弱勢和邊緣化的脆弱族群之中,不同個體各自的處境、挑戰和長處也有多元之處1,思考上述議題時,應特別留意此些特質彼此的交織性:特有於不同群體的多元需求往往也會疊加於單一個體,造就其多元的需求,若無法有效理解回應這些需求的交互作用,多重需求可能就會落為多重的脆弱性。… Read More …

養育一個孩子需舉全村之力,生活環境各角色是實踐優質教育的重要夥伴

養育一個孩子需舉全村之力。優質教育實踐深受學校、家長、社區等孩子生活環境中的重要角色彼此的連結合作關係影響。學校、家庭、社區等孩子教育環境中的重要角色,如何協力創造優質的教育環境?當環境發生重大變動時,這些角色又如何確保教育持續開放給身處多元情境的學習者?… Read More …

匯集村落的力量—社區和學校教育如何合作?

學校作為坐落於社區中的公共空間,往往自然而然地成為社區重要的社交活動中心,而學校與社區之間的互動關係如何影響教育品質,更是教育界與學界多年來持續探索的核心關注之一。如何能促進學校、家庭、社區發展互利共好的夥伴關係,一同為孩子應造優質且一致的教育環境?… Read More …

未雨綢繆—緊急危難中的教育,台灣怎麼做?

當緊急危難發生,穩定的生活環境遭到妥協時,又能如何確保孩子基本的發展和受教權受到足夠的保護?如何在平時持續促進學校、家庭、社區發展互利共好的夥伴關係,確保危難不幸發生時,教育生態系中的各個角色也能即時串聯補位,持續為孩子維護優質且一致的教育環境?… Read More …

學校即社會,學校是孩子實踐自我的重要場域

學校是大部分學生除了家庭外,花最多時間投入的地方,更是學生最主要的社交和學習場域,是教育系統實踐優質平權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灣教育系統是否提供量足質優的學校?學校教育資源是否公平開放給每一個學習者?學校提供的教育方案是否能多元情境的學習者能吸收的?…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