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計畫邁入第五年,招募超過一百位青年深入偏鄉,其中五十多位走完兩年計劃的「校友」,已在不同的領域發揮長期影響力,持續走在解決教育不平等的路上。對TFT而言,每一位參與計畫的人才都是解決教育不平等的「拼途」(補充說明:未來的一百片拼途)。本篇文章以「卓越教師」、「社會創新」、「學校領導」、「政策倡議」等領域為主軸,收錄四位TFT校友在兩年之後的發展,期待更多人的加入,和我們一起為台灣而教。
教育存在於真正的學校裡,存在於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中
在TFT兩年計畫結束後,張渝婷決定繼續以老師的角色,留在雲林的華南國小第三年,扎實地在「用生命影響生命」,持續創造不同可能,讓更多孩子信任自己有飛翔的能力。 在教學現場,渝婷特別喜歡問孩子問題,也鼓勵孩子們觀察老師的一舉一動、常問「為什麼?」。這些日常問答正是渝婷認為教育有價值的地方,她不希望孩子們聽話,但要懂事,日後他們才能成為擁有獨立思考的成熟個體。 服務於華南國小的期間,渝婷除了扮演好導師的角色,盡力維持國英數自社等學科之教學品質以及培養孩子的品格外,她更深度配合華南國小的發展方針,利用在地靠山的優勢,發展山野課程與四季課程,帶領學生們認識地方生態,並協助學校舉辦全校爬百岳的活動、五天四夜的單車走讀畢業旅行等,透過這些校本特色課程,培養學生的品格力與態度,如學習堅持、練習合作,激發對大自然的好奇心以及勇於探索的精神。
而除了山野課程外,渝婷也相當重視走進社區、與社區合作。藉由安排課程帶著學生們進行社區踏查,找回過去壯觀的梯田、教導學生在地茶道和咖啡的精神,讓孩子與社區居民同樂也更瞭解自當地的文化脈絡。在留任華南國小的第三年,渝婷更主導學校的影像課程,希望透過孩子們的眼睛、雙手,親自用影像紀錄在地的故事與溫暖,在社區學習、發現社區美好的同時,培養孩子們擁有感受在地、主動關懷土地的能力。渝婷常說:「想在社會創造改變,教育是一切的根本。」 在華南的第三年,渝婷將在TFT兩年計畫中所累積的經驗與學習傳承給第三、四屆的TFT計畫成員,協助入校第一年的郁璇老師安排兩天一夜的阿里山健行露營,提供相關教學的經驗與內容,並幫助郁璇連結各方資源。 同時,渝婷更承擔起校內課程領導的責任,帶領同校其他兩位TFT計畫成員負責規劃校本課程,結合學科與品格養成的發展,並在2018年有相當亮眼的成果:協助華南實驗國小獲得頂尖的GHF教育創新學人獎,更代表台灣受邀前往英國交流,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教學實力。
看見需要, 投入需要, 創立新創NGO的社會實踐者
離開都市,踏上偏鄉的土地,在台南下營區的學校擔任英語及社會老師的巫家蕙發現,偏鄉的英語教育有她未曾想像過的現實,而這些現實來自於我們的教育體制無法給予每個孩子相同的學習權利。 巫家蕙意識到 「偏鄉的小校只有一位英語老師」這樣的常態,意味著老師的日常包括了六份適合不同年齡層的教材、所有英語行政業務、英語補救教學、各種英語競賽與節慶活動。而多間學校共聘一位英語老師的狀況也十分常見,當英語老師必須在學校間「巡迴演出」,又沒有人可以互相討論備課時,都是造成其沉重的負擔的原因。 此外,「偏鄉孩子學英語沒有用」的認知,不僅影響了資源的分布及運用,孩子在缺乏英語環境的涵養下,對英語更感到陌生及抗拒。而面對學習動機低落的孩子,卻只用最少的資源去支持老師時,老師常感到無力和挫折,師生便難以共同達到英語學習的成功經驗,這樣英語教與學的負向循環,更侷限了孩子在英語學習發展上的可能性。
巫家蕙認為,教師存在的本質,不是替孩子設定學習的優先順序,而是為他們打開一道學習的大門,擁有自我發展的可能。她認為為偏鄉提供合適的英語教學資源與教師支持系統,才能真正回應孩子英語學習的需求,因此,結束兩年TFT歷程後,巫家蕙與兩位夥伴共同創立了 「ThereforEd 因為所以教育協會」。 ThereforEd 致力於為孩子打開英語這道緊閉的門,透過英語教學的在地化,使老師之間能互相交流、共享資源,並串聯學校與社區的力量,和在地志工共同建立小部隊的支援模式,提供學生分享學習成果的舞台,帶動學生與老師成功經驗的正向循環。 當英語這道門被推開,孩子將會看見更多通往機會的入口,ThereforEd將與現場老師一同引導孩子前往自我發展的通道、找到自己學習的理由、減少不平等的差距。
創新來自邊陲,翻轉廢棄小校,以學校領導人的身份帶領老師為偏鄉孩子服務
位於邊陲地區的雲林拯民國小,原本面臨廢校危機,在去年由誠致基金會主持轉型為 KIST公辦民營學校後,原在校之老師全數離開,但因為有10位平均年齡27歲、願意看見問題、解決問題的TFT校友與計畫成員的加入,將邊陲的危機扭轉為創新的轉機,以品格力作為教學主軸,深獲認同。一年後,學生人數由27位增加為91位,這所全校師資皆來自TFT的國小,成功翻轉在地。
胡茵便是這群加入拯民的TFT教師中之領導者。她在KIST擔任學習發展處主任(相當於副校長的角色),帶領教學團隊發展領域課程與校本課程、為學校爭取經費,建立地方上對拯民國小的理念認同度與優質教學口碑。
胡茵說:「TFT計畫讓我真實看見偏鄉的樣貌與需要,在教學力和領導力上給予我們裝備,並且引導我們思考長期影響力的必要性,與自己可以為教育奮鬥的可能方向。現在在一個和TFT一樣年輕的團隊中,要以菜鳥的身分帶領另一群年輕教師,如果沒有TFT在領導力上的培訓,我可能沒辦法從「教師」的角色跳脫到「領導」的角色,除了要有明確的目標,更要有帶動他人前進的力量。在TFT,我認識了一群願意為教育奉獻的年輕人,讓這條路走起來不孤單。透過在TFT反覆不斷地思考辯證,我們能找到屬於每一個人的著力點,繼續朝教育平等努力。」
體制外的嘗試是為了回應體制內的問題, 帶出更多實驗教育新可能
在教學現場的老師,無一不絞盡腦汁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凡甘曾做過一個實驗,向孩子們問道:「如果今天老師不按課本上課,你們想要學什麼?」他得到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低年級的孩子會說想要玩什麼、學什麼或做什麼;高年級的孩子就悶不吭聲,不知道我為何要問這個問題。」這令他開始反思現在的教育制度,「為什麼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孩子會從學習的主體變成被動的客體?」 「我們的制度似乎沒有把孩子的學習當成他們的事,以致於做出一個又一個罐頭餵養他們。的確,孩子的營養均衡了,卻失去了自己找尋食物以及鑑賞美食的能力。」凡甘認為孩子的學習動機在這樣單一的「罐頭式教育」中消失,並且變成只在意分數的競爭。因此,他透過不同的評量方式,如出一張超過一百分的考卷、將扣分改成加分、以畫圈代替打叉等,希望改變學生對考試的想像。
「當無論都市、農村、漁村或山上都用同一本課本時,這些『偏鄉』的孩子永遠是學習上的弱勢,因為這些都不是用他們的擅長文化寫的。」這樣的「單一性」成了偏鄉之所以弱勢的原因之一,「但就像人有多元智能一樣,這些孩子也有他們的優勢。」 在教育第一線的兩年中,凡甘不斷地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卻也同時體認到傳統教育體制內的各樣限制,於是他選擇出走至體制外。隨著2014年「實驗教育三法」的通過,凡甘投身教育改革,加入「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希望繼續推動新的教育形式。「出走是為了回來。」凡甘表示,體制外的嘗試是為了回應體制內的問題,希望能帶給體制內更多解決之道。 2018年,凡甘主導全台灣第一個實驗教育師培計畫,培訓更多台灣優質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帶給孩子更多台灣實驗教育的新可能。 凡甘更於2018年7月出版「我的選擇,是把生命活得更好」一書,期望用自己的生命故事,影響更多的生命,在這條前無古人的「實驗教育」路上,積極為教育議題發聲,勇敢地披荊斬棘,繼續為台灣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