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課程側記」系列透過訪談蒐集課程設計者與參與者的回饋及分享,開箱培訓課程給大眾,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 TFT 計畫是透過什麼方式,來培育能長期投入「教育不平等議題」的領導者,同時也讓讀者能想像——成為一個計畫成員會經歷哪些學習。
筆者前言:
嗨,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我是 TFT 第七屆校友的依真。沒有教育背景的我,在加入 TFT 計畫前,實在很難想像自己成為「教育工作者」的模樣,而即便如此還能毅然決然的加入計畫,是因為很幸運的有機會以志工身份先瞭解到培訓的課程脈絡,進而對計畫與自己產生信任,最後送出書審資料。
相信有些讀者和當初的我一樣,希望能更認識培訓內容,來協助自己做決定;有些讀者則是純粹對培訓內容感到好奇,不論你是哪一類型的讀者,都歡迎你繼續看下去。接下來我將透過訪談來開箱幾堂培訓課程,期待能幫助到你更瞭解 TFT 計畫。
參與 TFT 的培訓,我只會學習到如何當「老師」嗎?
答案肯定是「否」,TFT 許多的培訓課程都能證明這個答案,尤其是接下來要介紹的「長期影響力系列課程」,它是為期四天的工作坊,有別於發展老師教學能力的課程,目的在拓展成員結束 TFT 計畫後的影響力發揮與對職涯的想像。
校長、高階主管、創業顧問與政策工作者組成深厚的課程導師陣容
關於長期影響力發展途徑的選擇,課程設計夥伴,同時也是 TFT 共同創辦人的普晴分享:「起初 TFT 與教育專家學者共同辯證台灣的教育結構後,整理出最能為教育系統帶來關鍵影響的五個途徑為:政策倡議、學校領導人、現場教師、社區營造、社會創新,接著每年持續辯證與修正,而在第八屆以『學校領導、政策倡議、社會創新』作為主要發展途徑。」
為了讓計畫成員能對這三大途徑有更扎實的看見,TFT 特地邀請深耕在這些途徑數年的職場前輩作為課程的 Mentor。像是在學校領導途徑上,就邀請了拯民國小 林郁杏校長與誠致基金會 吳明柱執行長;在政策倡議途徑,則邀請到范雲辦公室 陳思安助理;而在社會創新途徑,則邀請到商業策略顧問組織 聚吉良策 陳秀涵 Vicky 顧問及 TFT 當時的營運管理部總監 王麗淇。
每一位 Mentor 事前會透過和課程籌備團隊對焦,找出最符合計畫成員需求的分享面向,像是拯民國小的郁杏校長便希望在這次的工作坊打開大家對於「台灣教育」的宏觀想像,除了讓計畫成員能掌握現今台灣不同的學校類型及工作職務,更以校長的身份和大家一起討論在現場所看見的困難與挑戰。而思安助理則帶著大家去體驗身為一個政策工作者常做的問題分析以及決策方式。新創顧問 Vicky 則依照不同的創業階段作為主軸,讓計畫成員更了解創業所需的能力。
用提案演練專家視角,編「指南」互相交流
這四天的課程是一場實作多於聽講的「提案比賽」—— 成員依照所選途徑和同組夥伴一起研擬方案解決教育不平等的問題,並於最後一天進行提案,再由曾任 IBM 數位策略顧問,現 TFT 代理執行長 杜瀛,以及領導力發展部門總監 乃文作為評審,提供不同角色的視野,刺激成員對該途徑的想像。另外,因為計畫成員在這四天主要都忙於所選途徑的提案,俊賢和普晴也邀請大家於完成提案後,將各自負責的途徑編寫成「職涯指南」,與不同途徑的夥伴分享此途徑的工作內容、後續發展的注意事項,或是彼此的心得等。
「看見一百個選項後,再選擇自己所愛」的課程哲學
「重點倒也不是計畫成員們用這四天找到自己最想投入的領域,所以一開始的分組甚至是用抽撲克牌決定的,關鍵反而在於他們能不能從中鍛鍊出自行『探索自身職涯』的能力。」俊賢分享他在事前設計這堂課的核心概念。
「雖然四天的探索仍不足以確定自己適合哪個途徑,但我卻看見這些途徑居然有那麼多不同的合作可能。」計畫成員秉源這麼說著,感受到自己跳脫對該途徑原先的認知,也分享到這堂課每一位夥伴都很投入其中,眾人一起往目標前進令他相當感動!
而探索社會創新途徑的計畫成員靖純,則是在實作過程找到與夥伴共同關心的目標,課程結束後仍與夥伴持續展開行動。此外,曾想過執行體育新創計畫的她也馬上運用課程所學,對計畫反覆提問,產生了更多的想法幫助她前進。靖純説:「這個課程帶我看見自己除了當老師,未來還可以如何持續回應教育議題。」
「關於 TFT 在教育不平等議題的切入點,看到兩年計畫可能容易理解成是老師、學校這樣的教育角色及場域;參與長期影響力系列課程後我意識到,它的切入點是台灣的教育產業。」在回顧這堂課時,TFT 邀請到的導師 Vicky 也分享她在這堂課程的看見。 TFT 相信教育不平等是一個系統性的議題,需要發展多元影響力來產生槓桿效應,才能更有效推動這個議題的改變。
—
筆者後記:
嗨,又見面了,謝謝你閱讀完這篇文章。筆者過去也曾上過此系列課程,當時試圖從社會創新途徑去改善教育現場所看見的狀況,這段過程讓我著實的感受到「即便不是老師,也能回應教育不平等」,並開始期待能以「非老師」來回應這個議題。身為同樣走過這個歷程的自己,我相信就算不在這三大途徑上,依然能去回應議題,於是以關注教育資訊、分享資源給擔任教師的夥伴、試著同理及陪伴教師朋友,或是此時此刻撰寫這篇側記,作為回應方式,感受到自己仍為教育努力著,真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