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十屆 TFT 計畫成員 葉又寧(畢業於逢甲大學行銷學系)
剛升上五年級的柚子(化名)對於學校裡各項規範都信手拈來不逾矩,除了常常和其他同學「玩過頭」,接著氣不過就扭打在一起。
「分開!過來!」我邊笑邊招呼著扭打在一起的孩子們過來。
「我跟你們說,我知道你們為什麼會打起來了!」我像是終於找到寶藏地圖似的,訴說著事發經過:從一般玩耍,到失手砸到人,被砸到的人不爽,所以砸回去,失手的人覺得莫名其妙所以回擊,接著互毆。我激動著分享著我的看見,而孩子們聽完之後也邊抓著頭邊訕笑著。
控制不住的自己的背後 是對於價值觀的探索
「老師,我們知道這樣不好,但在當下就是控制不住……」
「但老師,我跟你說,我們都是因為被老師制止所以感情越來越好,因為老師會在我們打起來之前就阻止,然後叫我們互相道歉,然後我們就會一起覺得老師很煩,然後我們感情就更好了。」柚子一邊說著,一邊如數家珍分享著從幼兒園到四年級以來,班上發生的大大小小衝突是如何被「化解」,而我也慢慢從他的分享中看到從「打架」中長出的價值觀——公平。
面對公平,只要價值觀排序不同,就很難去定義次序,像是在乎「公平」大於「時間」的小智(化名),一般情況下為了避免拖到自己的時間,總會安安靜靜地聽完老師的「叮嚀」;但當發生的事情是「誰打誰幾下」這種關乎「公平」的事情,小智就會費盡唇舌,試圖讓老師主持「公平」。
我開始發現,要讓孩子們真正學到一些「什麼」,需要讓他們去體驗和經歷,才有辦法在當下做出選擇,為他自己的價值觀排序,而我也是。
嘗試慢一點出手 和孩子一起成長
於是我開始練習在安全第一的原則下「慢一點」,慢一點出手阻止衝突,讓他們可以試著感受衝突發生時的在乎;慢一點講出解決方法,讓他們可以試著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慢一點說出個人期待,讓他們可以在安全感底下發掘自己所愛。
一次,孩子和我說:
「有些老師自己愛管,管完罵完之後還要叫我們說謝謝,我覺得很莫名其妙。」
「為什麼老師要管那麼多?」
「老師,你可不可以不要管我們?」
「好呀。」我說。
「我不知道這好不好,但這是我們自己要求的。我們根本就不覺得你會答應,所以剛開始我覺得很手足無措。」在一個放學後的傍晚,柚子走在一側,低著頭,腳步越來越慢,像是回想起了當初剛「被放手」時,反而什麼事都不會做了。
「但我很高興能在這個時候就有這樣練習的機會,可以讓我們練習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我所期望的教室風景是人人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能夠平等的互相學習。
但,那要怎麼達成呢?
這一課不會考,不過我們可以一起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