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育誌
受訪者/第十屆 TFT 計畫成員 陳彥汝(畢業於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文)
從教育體系的角度,該努力追求讓大多數學生獲得更有效的教育,為此得忽視少數條件不同的孩子,還是該追求平等,讓每一位孩子,無論出身都能得到相應的學習機會,為此花費較多心力在個案,放緩了全體學童進步的速度?
出身師培體系的我,從系統的角度來看,難以給出答案,但來到偏鄉教育現場的我,選擇專注在眼前的班級,盡當下一切能盡的努力。
所學與現場的落差,是我的第一個挑戰
在師培體系中接受訓練時,預設的教學情境往往是最具普遍性的都市大班(20-30人),除了基本學力的訓練外,更希望能求新、求變,給予學生更多元的學習機會,卻也忽略了偏鄉教育現場中截然不同的教學狀況。從班級人數的懸殊差距,到學生個人特質的普遍不同,師培體系中學到的教學方法往往難以直接應用在偏鄉的教育現場。
以分組競賽活動為例,在大班教學中,競賽機制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投入學習任務中,而分組則能讓學生練習與他人溝通、合作,但當教室中只有四名學生時,硬要分組就只是導致部分學習成就較低的孩子不斷累積挫折,更別說社交合作能力的鍛鍊了。
不同的教學情境有其劣勢,自然也有其優勢,小班制雖然較缺乏多元社交的練習機會,但由於偏鄉學生數少,有更多時間可以陪伴學生探索感受,練習對自我的覺察,而人際的多元社交,則能把握全校性跨年級的活動去練習與培養。雖然過去所學到了現場卻難以適用,一開始難免有些手足無措,但我也開始慢慢學習把重心放在自己當下能做到的事,避免讓自己陷入負面循環中。
回應教育不平等,更需要看見教師的需求
然而所學與現場的落差,只是偏鄉教師面臨的其中一項挑戰。由於人手不足,教師多半身兼教學與行政任務,而偏鄉小校為求被看見,更經常主動承接許多計畫與活動,因此產生的額外工作,難免壓縮到教師備課的時間。許多行政事務更因偏鄉人員變動大,而導致無法形成例行的 SOP,每學年、甚至每學期都得適應一套新的做事方法,無形中更消耗了老師們的教學心力。
說起對教育不平等的想像,總是容易聚焦在偏鄉地區的產業結構、家庭背景,以及因此而導致的學習資源落差,並將視角聚焦在孩子身上。但若要從根本處理這個問題,或許我們需要再退一步,將目光放在教師身上,看見現場的教師有什麼樣的需要與需求。
「有人才有教育」,當我們能將這些充滿教育熱忱的青年留在現場,這些在體系中被忽視的孩子,才能真正被看見,屬於他們的獨特潛能,也才有發光發熱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