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十屆 TFT 計畫成員 黃亭瑜(曾任職能治療師)
有句話說:「有些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些人卻是用一生去修復童年。」
在心理學界的不朽經典之書——《愛的藝術》中,作者佛洛姆提到,「成熟的愛」是需要努力及學習的,就像你熱衷於某項才藝時,你願意花時間練習。愛也是一樣,而非空談、而非本能。
「愛」這個考試不會考的事,真的不重要嗎?
但我們從小到大的課程中,只要講到「性」,學校便避之唯恐不及;只要看到學生談戀愛,老師便會皺眉表示「年紀太小不應該。」套一句大人最愛講的:「你長大就知道了。」真……的嗎?那為什麼現在不能知道?因為考試不會考嗎?
偏鄉的孩子很多的家庭狀況是像八點檔一樣狗血潑辣的,有一個小孩的爸爸曾經家暴、被媽媽帶著在外流浪居無定所,餓了三天去吃狗飼料,而這個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愛」。他在依附關係裡的不安全感,讓他在青春期時覺得「愛情無限大」,更可以讓自己被陪伴、被擁有,這樣的愛安全嗎?在抖音為現在孩童最大宗的瀏覽平台的文化下,他們看著光鮮奪目的螢幕,無限幻想愛情就應該這麼簡單,浪漫奢華且美好。
關於「愛」的教與學
在班上小孩開始「有點認真的在戀愛」和有些肢體接觸後,我原本是支持鼓勵並大方地與孩子談論老師的原則、立場,但在學校有學校的立場,當小孩在成績、品行上因為戀愛有些許的轉變時,我開始去思考「能不能做」的背後原因、為什麼會有這些轉變、我要怎麼陪伴他在摸索這些事情的時候可以是安全且健康的、孩子在追求的是什麼?「愛」真的要教吧!!!!!!!
其實我反問我自己,發現我也不知道到底「愛有多少面向」、要怎麼去「實踐愛」,開始往回推敲人因愛而成長,但大部分的人卻以為自己是愛的天才,可以無師自通。
在偏鄉的教育環境,身心靈的成長教育資源遠遠匱乏於實質的物資,在同儕少、家庭支持相較低、學校師資流動高、文化刺激較不足的環境,孩子只能透過隨手抓到的浮木當作深信不疑的價值觀。我想,人與人的相處模式、關係建立等的學問應該比不規則立方體的表面積還要難吧!